为教育强省吹响“强师”号角 | 铸魂强师
何谓“强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四有”好老师到“大先生”,再到“教育家型教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围绕“为何要加强、建设什么样的、如何加强”等根本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最终凝练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构成了新时代强师的精神画像。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何以“强师”?2022年4月2日,《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发布,提出以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为引领,以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提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筑基提质、补短扶弱、做优建强的思路举措,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创新。
广东从“强师工程”到“新强师工程”,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补齐乡村教师短板和深化教师管理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跨越,教师队伍数量、结构、素质进一步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独具广东特色的强师之路。
“强师”何为?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无疑是推进教育强国的原动力。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将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支撑。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强师之路不停息。在建设教育强省号角的引领下,广东将进一步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规范管理、加强保障,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
1.广东是教育大省、教师大省。截至2024年底,全省教师总量为167.28万人(不含技工学校,下同) ▪ 高等教育教师15.00万人 ▪ 高中阶段教育教师22.78万人 ▪ 初中教师35.66万人 ▪ 小学教师61.48万人 ▪ 幼儿园教师31.40万人 ▪ 特殊教育学校和专门学校教师0.96万人 2.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成效,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教师聘用制度逐步完善。2018年以来,全省所有县(市、区)开展教师考核竞聘,78.86万名教师参加竞聘,2023年全省4.93万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 3.建设多层次、全学段、全覆盖的教师发展支持平台,全省共建设11个省级中小学(中职)教师发展中心、149个市县教师发展中心、269个省级教研基地、280所校本研修学校、526个省级“四名”(名书记、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构建形成了协同发展、互为补充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4.在加大对市县保工资等财力性补助的同时,省财政每年再安排教师工资待遇奖补财政资金30余亿元。2013年起,广东在全国率先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省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超250亿元,每年惠及乡村教师约30万名,补助标准在全国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