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无障碍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公开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312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0-08-11 11:29:57 资料来源:本网
【打印】
分享到:

粤教案函〔2020319

A类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第20200312号提案答复的函

华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高职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提案收悉。经综合省财政厅的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围绕当前我省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建设存在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统筹规划、中高衔接等建议,对加强我省高职院校理工类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近年来,我省顺应产业发展要求,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扩大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覆盖面和招生规模,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下一步我们将深入研究和吸纳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统筹规划力度,完善引导激励机制,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引导支持高职院校做大、做强、做优理工类专业,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为我省改革发展提


供更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加大统筹规划力度,强化宏观指导

一是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2019年我省出台《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修订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指标,指导高职院校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为主线制定和实施“创新强校工程”(2019-2021年)建设规划,推动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升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建立健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同时,每年开展“创新强校工程”考核,发挥好评价导向激励作用,引导高职院校做好专业建设规划,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二是加强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2019年我省14所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共立项建设19个高水平专业群,其中14个为理工类高水平专业群;同时,我省出台《关于组织开展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作的通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我省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的专业领域,对接重点产业,准备打造300个左右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二、加强引导,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

根据高校“放管服”改革要求,专业设置属学校办学自主权,目前除国控专业外,高职院校可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定位、办学条件等,自主设置相关专业。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理工类专业设置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省教育厅计划出台《关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对高职院校尤其是公办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宏观指导,完善调控机制。

二是加强信息服务与项目引导。强化部门协同,完善人才需求预测和预警机制,组织研制专业设置分析报告,发布《广东省重点发展产业及需求专业参考目录》,强化毕业生就业状况导向作用等方式,引导高职院校重点布局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紧缺专业,特别是理工类紧缺专业;开展省级品牌专业、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强对理工类专业相关项目的倾斜支持力度,推动和引导各高职院校发挥好办学自主权,科学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三是强化招生计划调控引导作用。近年来,我省在组织省内高职院校编制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时,一直将主动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大招生计划类别及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切实提高理工类招生计划的比例作为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和推动高职院校扩大理工类专业招生规模,提升理工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三、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

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探索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2020年,我省77所高职与252所中职的1254个专业点开展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培养,计划招生64604人;推进高职本科协同育人项目试点,2020年55所高职院校与30所本科院校在169个专业点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计划招生9488人,10所高职院校与9所本科院校在24个专业点开展四年制本科协同育人试点,计划招生1235人;积极推进中职升本科试点,2020年安排招生计划260人,实际录取287人,比2019年增加27%,还将继续稳步扩大应用型本科招收中职学生规模。总体上看,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各类试点项目的试点院校、试点专业及招生人数均较上年有大幅增加,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进一步拓宽。

在试点中,我们将理工类专业作为重点予以优先支持,着力加强理工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如在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中,我们明确提出优先支持职业院校在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以及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等我省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开展试点,鼓励职业院校扩大相关专业招生培养规模;在高职本科协同育人项目试点中,我们也同样明确提出优先支持高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等紧缺专业领域开展试点。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试点工作导向作用,不断提升试点工作水平,进一步扩大理工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推进中、高、本一体化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在现有的76个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业覆盖面,为实现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支撑。

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理工类专业建设水平

我们非常赞同您提出的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深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念。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2018年省人大颁布《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省政府办公厅也相继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和《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对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支持措施。

二是打造产教融合平台。推进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打造深度合作人才培养共同体;全省已成立66个职教集团,覆盖数千家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其中24个被立项建设为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要求,整合大湾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资源,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华南“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等平台,积极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鼓励支持产业学院建设,推动各地政校行企共建产业学院,服务区域支柱产业与龙头企业,如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格力电器成立产业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优势专业(群)牵手专业镇共建产业学院等。

三是积极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工作,引入行业企业资源,校企共同培养企业急需的对口人才。目前全省有38家单位入选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总量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在2019年高职扩招工作中,我们进一步扩大了现代学徒制试点范围,为企业培养更多适用的高技能人才。为做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我省还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强职业院校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鼓励职业院校设立产业教师(导师)等流动岗位,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大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岗位等要求,进一步加强理工类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

五、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我省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一是完善生均拨款制度。出台建立完善广东省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实施意见,并明确要求公办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也明确要求要建立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联动调整机制,公办高职院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不低于区域本科高校的80%。2019年,省属公办高职生均拨款标准提高到1万元,增长43%。在切实落实生均拨款制度的同时,加大对理工类专业的支持力度,《广东省省属职业技术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改革试点暂行办法》明确实行以生均综合定额拨款为主的管理办法,按学科专业确定折算系数,其中,文史、财经、管理专业为1,理工等专业系数则为1.2,以更好地支持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建设。

二是强化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2020年省财政安排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资金6亿元,专项支持我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4.9亿元,用于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奖补、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奖补。在近两年专项资金中,我们专门安排1.3亿元用于支持国家“双高计划”项目学校各专业群建设,安排3.5亿元支持各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此外,省财政还计划安排10亿元资金,专项支持粤东西北地区4所新建高职院校,计划安排54.31亿元政府专项债资金,支持省职教城二期建设(目前已经下达专项债资金15.56亿元)。

下一步,我省将根据高职教育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推动地方政府统筹本级财政资金和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加大对当地高职教育投入力度,切实落实地方政府支出责任,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形式经费筹措机制,争取社会资源投入,为理工类专业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保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省教育厅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6月11日

(联系人及电话:董佳,020-3762945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财政厅。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