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无障碍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公开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787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0-01-14 14:13:18 资料来源:本网
【打印】
分享到:

(A类)

粤教案函〔2019〕195号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

二次会议第1787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王日丽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互联网+环境下提高教育扶贫水平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农业农村厅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创新教育扶贫方式,利用互联网环境提高教育扶贫的成效”的建议

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我省不断完善并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创新教育扶贫方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大数据平台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扶贫、教育、民政等部门的协同努力,建立脱贫攻坚三保障协商机制,多次召开协调会,成立协同小组,建立项目实时协同沟通机制,各部门分工合作,及时进行业务和技术沟通、指导,共享行业数据,通过行业数据比对实现对贫困户的服务管理。每个学期将160万扶贫数据与2300多万学籍信息系统数据和资助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比对,确认并向省数据中心提供名单中在籍学生的基本信息、受资助学生的详细受资助信息等详细信息,实

现教育扶贫数据的共享,为全面监测、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二是推动信息系统管理,助力教育精准脱贫。我省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学生资助项目,全部使用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管理,实现资助工作信息化管理全覆盖。研发“广东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和“广东建档立卡学生网上身份确认系统”等功能模块,确保家庭经济特困学生精准确认和资助。建立教育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汇聚、数据比对、数据抽取、远程数据交付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建立资金与系统挂钩制度。将资助资金预算、拨付与应用系统挂钩,以资助系统中填报数据作为资助经费年度清算、年度预算依据,将信息化落实在资助资源的配置上,以资助系统相关数据作为绩效考评依据和督查的重要内容。三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时监控资助数据填报情况,科学合理预计应资助人数,实现了中职资助“零误差”。应用“广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构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数字化地图,实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使高校有限的资助资金真正用到急需帮助的学生身上。建档立卡学生数据系统自动匹配核对,确保了受助学生信息准确可信和补助资金的精准发放。信息化管理带动了资助工作的标准化,提升了全省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水平,有力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教育扶贫成效。

二、关于“要了解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我省通过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类型、各学段分布、入读具体学校、因学开销、接受资助、申请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家庭和就业等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摸清了贫困学生的就读学校、专业趋势、对教育扶贫政策的需求倾向、就业去向趋势等具体情况。在教育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我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大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与广东电信签订了《关于“全省中小学基础网络升级建设”合作协议》,印发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落实全省中小学基础网络升级建设有关事宜的通知》,对推进全省中小学基础网络升级改造作了具体部署。据统计,近三年,粤东西北地区已有2.4万个的班级实现宽带升级改造,占欠发达地区班级的11.8%。全省多媒体课室覆盖率提高到91%,增量主要来自于粤东西北地区。

(二)加快推进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以“粤教翔云”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通过实体影射、虚拟映射、平台对接方式,建设全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资源服务体系,全力推进与出版机构合作,开发特色专题资源,购买与国家课程配套全版本的数字教材资源,实现区域、城乡、校际之间优质数字资源全覆盖。

(三)实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近年来,持续开展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培训率已达100%。继续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有效提升了欠发达地区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关于“要加大对教育扶贫的宣传力度,让贫困群众真正理解‘互联网+教育’对脱贫致富的意义”的建议

对于教育扶贫的宣传工作,我省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学校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深刻领会教育精准扶贫的精神实质,制定宣传方案,强化舆论引导,通过各种渠道使我省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互联网+教育”能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技术保障,积极引导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优质教育资源冲破空间界限,低成本地流向贫困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四、关于“要为贫困地区的教师提供‘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师资队伍运用信息化教育的能力”的建议

实施“强师工程”以来,我省注重结合区域间的差异,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师培训新技术、新手段,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教师使用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一是设立教师信息化专项培训,助力贫困地区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根据教育部部署,我省自2014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工作重点面向乡村和薄弱地区,确保对贫困地区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在“强师工程”省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培训项目中设立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专项培训,确保信息技术在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工作中得到应用发展。2019年我们将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工程2.0,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专项培训,全面深入提升贫困地区教师信息化能力;二是改革培训模式,建立基于线上和线下一体化的“集中培训+跟岗学习+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混合式培训模式,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参与和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在乡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乡村小学教师多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等培训项目中,明确要求各承训单位要通过集中面授、跟岗实践、网络研修、返岗交流等多种综合模式开展培训,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锻炼,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教师教学水平。三是建立优质网络培训课程,确保贫困地区教师共享有质量的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名师名校长示范课、“三科”教师示范培训等优质网络课程,以及名师网络直播课程等资源,消除地域和时空界限,通过高质量网络资源促进贫困地区教师学习提升。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省将不断深化“互联网+”技术在脱贫攻坚中的应用,特别是教育扶贫工作:

(一)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解决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重点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与电信部门的沟通协调,对贫困地区在互联网覆盖率、上网资费、终端设备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进贫困地区“互联网+教育”的建设工作。

(二)强化教育扶贫数据管理和应用。进一步完善扶贫数据采集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和责任分工,加强部门间沟通联系、资源整合、上下联动和横向协同,促进扶贫部门与教育等行业部门的数据采集口径和更新周期统一,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质量,更精确掌握贫困人口教育需求,推动教育扶贫各项任务落地实施、见到实效,为脱贫攻坚决策研判和工作推进提供可靠的支撑。研发、完善广东省建档立卡学生助学信息系统综合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建档立卡学生助学工作管理,加强受助学生身份信息精准识别,加强对各市县建档立卡学生补助资金发放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建档立卡学生资助管理水平。

(三)拓宽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容维度。通过“互联网+教育”实现由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为贫困群体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通过在线教育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实现教育主客体间的实时互动,为更多具备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创富带头人、志愿者参与到教育扶贫之中提供可能,拓宽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容维度。创新开展5G教育扶贫。联合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率先在贫困地区试点应用5G技术,创新教育扶贫方式,如通过5G技术实现4K直播在线课堂等,为贫困村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为“互联网+”教育扶贫的深化应用和广泛宣传提供技术支持。

(四)激发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通过“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让规模大、量级轻、效率高、可持续的教育公益成为可能,激发贫困地区广大干部、学校教师、农技人员、农村创业者等群体对于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现状的信心与决心,调动起贫困地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广东省教育厅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广东省教育厅

                                2019年5月23日

(联系人及电话:林君芬; 020-37628293)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省政府办公厅,省农业农村厅。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