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无障碍
  首页 > 教育资讯 > 战线联播 > 高校动态

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①

时间:2024-04-17 14:27:48 资料来源:“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
【打印】
分享到: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鼓励各地各校探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省教育厅先后组织开展三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征集评选。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改革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专栏,介绍各地各校教育评价典型案例,供各地各校参考借鉴。


  中山大学: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建立健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学生工作体系

  中山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强化五育并举,全面落实学生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高质量学生工作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打造具有中大特色的学生工作队伍。选聘优秀青年党员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做好兼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引领学生“学在中大,追求卓越”。一是选聘优秀青年党员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优化专兼职辅导员工作队伍结构。开展36批次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选聘工作,累计选聘506人次优秀青年党员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截至2023年,全校专职辅导员595人,总师生比达到1:119。二是全覆盖配备本科班级班主任,目前全校共选聘了1165名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落实每个本科班级均配备至少一名班主任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育人能力、育人水平,引导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中山大学),2022年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28场,参训辅导员、班主任、思政工作骨干2077人次,重点提升学工队伍的人才培养能力。自2023年4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共计开展思想引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资助等专题培训及工作坊11场、调研座谈会4场,参训人员13916人次,有效提升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强化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培养具有强大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时代新人。一是加强本科生党建工作,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培养具有强大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时代新人。二是构建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推动院系100%建立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落实《中山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建设方案》,每月发布《学生理论学习及共青团工作要点》,组织全校团支部、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三是健全毕业生基层就业支持体系,加大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奖励和宣传力度,制定《中山大学基层就业毕业生奖励实施办法》,编印《家国情怀——中大学子在基层》丛书,教育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奋斗中实现青春梦想。

图片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力推进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深入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一是丰富美育教学模式,营造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设美育通识课程,开展美育“一院一品”工作。以高水平艺术团和艺术类学生社团为载体,在三校区五校园举办“薪火相传,永葆青春”庆祝建团100周年音乐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草地音乐会、校园歌手大赛等,打造高质量美育品牌项目;二是全面实施《中山大学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的实施方案》,推动形成“体育技能+体质健康+课外体育”全方位学生体育评价体系,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现全员参与,2018年以来,本科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保持在99%以上,优良率超过30%,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三是健全劳育教学体系,以完善工作方案、优化教学大纲、加强队伍建设、开展院系精品活动为抓手,全面构建“1+1+1+1+N”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从2020级开始,将“劳动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1学分),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四是坚持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不断健全暑期“三下乡”及“社区实践计划”体制机制,使得先进个人和集体不断涌现,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投身志愿服务,在校园文明、服务社区、支教活动、脱贫攻坚、服务社区、校园文明等领域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大青年担当。

图片

  四、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深入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形成以“大思政”为引领的学生工作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践行“一线规则”,健全领导干部与学生“结对子”制度,以广州校区南校园“一站式”学生社区为示范点,推动各院系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深入社区一线,在本科一年级学生社区会议室、会谈室累计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及学生活动278场次,覆盖学生6800余人次。二是聚焦学生成长,有效强化学生主体效能。坚持学生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实践体认“三位一体”的学生社区育人体系,充分挖掘社区劳动教育资源,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推动学生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劳动实践、勤工助学、文体社团活动等,提高自主自立意识和自律自强能力。三是提升信息化水平,提供安全便捷智慧服务。优化大学服务中心(USC)线上平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面向学生需求,全面整合学校教学、服务、管理、健康、第二课堂等系统功能,为三校区五校园的学生无差别提供安全、温馨、方便、快捷的全链条智慧服务,增强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体验感,提升认同感。

图片

  五、推动第二课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全面加强第二课堂体系建设,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实践驱动为导向,推动第二课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一是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发展、素质培养、升学深造、职业发展、行为规范等六大板块为基础,设立本科生提交入党申请书比例、本科生挂科率、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工作情况、本科生毕业生升学深造、院系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违规违纪学生人数等22个观测点,对接第一课堂培养要求,与时俱进修订第二课堂的工作内容、观测点及核心指标,全面优化学校第二课堂工作方案。二是不断深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健全学生发展指导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完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体系,强化第二课堂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通过定期评估学生发展的整体成效、学生对工作的认同程度、学生发展的代表性成果以及学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监测第二课堂成效,结合学生实际,动态调整工作机制,推动第二课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强化OBE理念

  构建彰显职教特色的思政课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职业教育实际,依托以产出成果导向为依据的OBE评价模式,积极构建行之有效的思政课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习成果导向,着力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做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多元维度丰富评价内容

  1.在评价理念上突出“学生中心”的价值导向。从培养目标终点逆向追溯思政课教学各个环节是否满足达成目标所需的条件,并从学生视角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是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构建教师、学生、环境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2.丰富思政课多元维度评价内容。一是立足职业院校,从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维度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态度指标、知识储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实效等;二是立足职业院校学生实际,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等多维度对学生学习实效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价值观念体系、学习认知程度、学习参与程度、情感满足等方面;三是立足职业发展,从校园学习环境、师生互动氛围、实践教学环境支撑等多维度重点考察学生所学知识和素养养成与行业发展、就业环境、岗位所需之间的关联度。

图片

  (二)以成果为导向,不同层次优化评价方法

  1.构建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基于课堂评价、课程评价、实践评价等多维度确定评价标准,通过同行互评、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督导评价等方式开展全方位评价,明确学生所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2.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能够达到的教育要求程度,比如“符合或不符合”“达成或未达成”“认同或不认同”等针对性评价方式,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而非学生之间的比较。

  3.构建全面评价指标。注重多样评价模式,积极推动学生开展技能比赛、专业实践、科研论文等折合学分制,针对不同的学生主体制定不同的课程评价标准。

  (三)不断持续改进,以“动态生成”超越“静态表现”

  1.全过程追踪学生学习状况。课前运用问卷星、个别访谈、辅导员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判,课中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阶段性小测、启发式探讨等多方式考察学生的实时学习状态,课后运用学业成绩跟踪、学习满意度调查、毕业生教学质量跟踪、企业对接反馈等多维度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发展取向。

  2.实时动态调整评价体制。对标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综合反馈学生的学习产出,根据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企业调研等维度动态改进教学策略,通过实时动态联合评价进一步“反哺”思政课堂教学,优化课程体系。

  (四)构建评价机制,以“多元主体”超越“一元权威”

  1.校内向度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校内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学督导、同行主体、专业负责人等组成的评价体系,发挥多主体的联动互补功能,聚焦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学习效果反馈、学习跟踪机制等多维度保证评价质量。

  2.企业向度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邀请行业用人单位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模式,建立“课堂教学—用人单位”的动态反馈机制,实时调整教学策略。

  3.社会向度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家长、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等协同实施教学质量评价,从而达到铸魂育人的实效。

  工作成效

  (一)思政课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更具职教特色,推动思政教育全面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施思政课多元教学评价体系,从课前学情分析、因材施教进行教学准备,到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理实结合、学思结合、情理结合的教学过程,再到课后结合职业特色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拓展,有效地推进了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格局。基于校内、行业企业、社会等多重向度多元主体所汇合而成的多元数据评价体系,有利于引导职业学校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强化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成果导向,职业特色融入教学评价体系,助力学生自觉担当时代重任。思政课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坚持以生为本,注重成果导向,紧密对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水平等视作重要的教育评价指标,通过教学评价“反哺”教学过程,积极促使学生自觉将思想精髓与个人的职业发展、行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立报国强国之志的同时,清晰认知自身职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使命,及早树立职业精神,培育职业素养,增强自觉学习本领担当时代重任的使命感。

图片

  (三)对接社会用人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助推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思政课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紧密对接社会用人需求,以“动态生成”并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清楚认识到自身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习本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民航院校学生积极参加“百年党史青年说”“客舱安全技能赛”“微电影全国赛”“挑战杯项目”“卓越机务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5A行动”、世界航线大会等校内外竞赛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不断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更加自信昂扬的精神状态迎接来自时代的挑战和考验。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基于大数据的初中学业水平增值评价探索

  广州市荔湾区通过探索增值评价,激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活力与发展动力,提升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办学软实力,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主要做法

  荔湾区增值评价系统具体操作分为四个环节。

  (一)环节1:学校分组。利用区域教育质量抽测对入学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摸查,同时根据区域教育大数据对学校往年办学情况进行回溯,并结合学校师资、设备等软硬件因素,对全区初中进行综合性分组,以便针对不同组别的学校进行精准分析。通过区级教研部门对学生入学基础情况的摸排,获得增值评价基准数据,同时结合既有大数据进行分组,为后续分析提供坐标基准。

  (二)环节2:制定前、中样率。根据历年教育大数据和学生入学的学情摸查情况,参照往年出口监测数据,制定针对不同组别学校的前样指标和中样指标,并基于学生入口情况计算该校前样率、中样率,为后续学校教学评价奠定前测基础。采用两种增值计算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全面展现学校学业增值结果。

  (三)环节3:计算学校提高度。通过对监测中各学校前样、中样人数进行适当加权,与预测值进行对比,从而得到各学校的提高度增值。提高度的计算包括总分提高度以及学科提高度的统计分析。学校提高度(p)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0 s0为学校本次测试前中样人数,t1 s1为预测前中样人数,x为前样人数加权系数。

  P=100%表示两次监测对比提高度没有变化;P>100%为正增值,表示提高度进步;P<100%为负增值,表示提高度退步。

  通过对区域教育质量抽测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学校提高度数据,以增值评价方式,对学校阶段性教育成果进行评价,从而为下一阶段教育教学提供较为直观的参考。

  (四)环节4:计算学生成长百分位。学生成长百分位法(SGP)增值评价,以学生前测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形成学习同伴,比较同组学生后测成绩的百分位位次以判断学生的增值情况。为解决学生成长百分位法存在的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根据数据试算提出以下分组优化策略:

  一是动态分组策略。为克服学生成长百分位法的零和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分组策略,将与学生相邻的前1%和后1%的学生作为一个评估单元,确保学生位于评估单元的中心位置,有助于减轻天花板和地板效应,提高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二是高密度学生群体的优化策略。在高密度区间,仅靠相邻1%进行分组,其差异是由单次评估的波动性导致的而非学业水平差异。因此,当学生群体内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值低于0.02个标准差时,将该学生群体的上下界扩大至0.01个标准差,有助于避免评估结果受到极端情况的影响。

  本环节通过基于学生成长百分位法的区域教育质量抽测数据计算,探索增值评价新路径,使全区增值评价模型更为科学,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因为采取两种计算模式,分别对学校和区级教育管理部门进行分析,该模型的科学强,但是较为复杂,对于学校管理的参考意义相对较弱。

  工作成效

  通过基于大数据的初中学业水平增值评价探索,荔湾区全部初中学校都纳入全区中小学增值评价体系,以区域教育质量抽测数据为依托,阶段性、周期性开展教育评价工作,将阶段性结果及时反馈学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进和教育质量提升。为推进结果应用,定期组织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会,教研员团队撰写增值性评价结果分析和改进建议,邀请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参会,分享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评价结果,鼓励学校组织一线教师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有效提升教师数据素养、教育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