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无障碍
  首页 > 教育资讯 > 战线联播 > 高校动态

华南理工大学以“四个坚持”创新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时间:2024-01-15 15:18:46 资料来源:教育部、华南理工大学
【打印】
分享到:

  华南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缘优势和学校以工见长的学科优势,推动“大湾区+行业产业+大学”协同育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之路,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服务需求,构建深化产教融合新机制。学校层面成立校企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工程硕博士招生选拔制度,做好政策解读、调研互访、企业宣讲、课题研究等工作,实现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精准对接。充分调动政企校各方优势资源,与中央企业、行业头部企业等百余家单位共同加快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培养模式改革,共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业化”“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等跨领域工程硕博士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截至目前,共有600余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相关项目,将企业科研攻关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以工学交替、工学相长模式提高学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与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的行业头部企业、高水平科研机构、产业园区以及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等17家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会,加强协同联动,汇集创新资源,形成最大合力,做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

  坚持国际视野,探索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湾区发展需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建设7个新工科学院和高端交叉研究院,创设“学院+高端研究院+研发中心+行业联盟”的产学研融合新模式。加强国际化办学,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以国际视野加快推进工程教育改革。面向全球引才聚才,重点打造由首席科学家领衔的基础前沿交叉团队、由技术总师领衔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团队、高端成果转化团队等三类协同创新团队。目前已引进具有世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教育研究经历的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其中20%师资具有世界行业头部企业的工作经历。校企共同搭建国际国内工程教育与实践交流平台机制,邀请国际顶尖工程科技人才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一流工程师,合作开展教学指导,协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坚持引育并举,推动高水平“双师”队伍新发展。采用“双聘”等灵活方式引育产业师资,加强产学研全链条师资队伍建设,聘请相关行业龙头企业首席科学家为顾问教授,联合校内导师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建立以“校内首席专家+行业产业首席专家”为核心的“双师”团队,采取校外导师“一生一聘”,工程博士实行2—5人“导师组”联合指导,明确校企双导师育人职责,共同指导学生参与校企重点研发项目。如微电子学院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条,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打造学术与技术兼备的师资队伍,有资深集成电路设计经验人员比例达38%。突出工程应用导向,设立“工程型”教师职务序列,着重考核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要素,将一线工程实践经验、理论基础、学术水平等纳入校外导师考评体系,同时将实践应用成效评价结果作为分配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对重大工程项目予以计划单列支持。

   坚持质量导向,打造卓越人才培养新体系。聚焦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方案核心要素,校企共同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联合组建专家团队,深入研讨、协同重构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加强核心课程建设,致力建成以“工程认知(工程伦理)-校企模块课程-企业学习”的“螺旋式”进阶课程群。邀请800余位企业资深技术专家讲授核心专业课程,加快推进将前沿技术有机融入教学内容。联合企业共同打造“在线开放、校企协同”教学生态圈,共建“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电网建设”“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解读及并网关键技术”等系列公开课。校企携手打造高水平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与有组织人才培养协同发力。不断完善学位授予标准,工程博士生可以发明专利、行业标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等多种形式,申请学位学术成果,以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创新贡献作为重要依据,探索建立和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评价标准,不断提升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原文链接:华南理工大学以“四个坚持”创新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