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无障碍
  首页 > 教育资讯 > 战线联播 > 高校动态

中山大学强化有组织科研 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时间:2023-11-20 10:04:48 资料来源:教育部
【打印】
分享到:

  中山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深化科研组织模式改革,聚焦重点领域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集聚力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健全体制机制,激发自主创新“源动力”。探索构建“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组建经管、医学、人文、社科、理学、工学、信息7大学部,并成立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深入推动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改革,建立研究型教师岗位聘任制度,依托学校全国重点实验室、相关科研机构及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引进培养研究型教师,为高水平科学研究、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推广及示范应用等提供有力支撑。修订《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方案》,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上适度加大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优秀导师和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在科研经费、项目管理、成果转化、专利申请等方面制定(修订)管理办法50余项,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资源调动权、经费支配权,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和活力。

   集聚优势力量,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自2016年以来,设立500余项重大培育项目与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项目,资助经费近亿元,为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坚实保障。如,开拓肿瘤免疫治疗新方向、研发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等。整合跨领域、跨学科的优势创新资源,打造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为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强劲动力。如,成立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通过整合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能源等相关学科资源,着力解决能源、生命和环境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优化平台布局,构建“院级—校级—省部级—培育国家级—国家级”五级科研平台体系,通过合作共建等形式,推动学校全国重点实验室多领域覆盖。截至目前,已建立创新平台400余个,着力构建相互支撑、相互依托、共享融合、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格局。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通过“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等,打造“深海—极地—远洋”全域大洋科考基础设施,为海洋领域基础研究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在医疗健康、生命科学、环境与资源等领域,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境外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等协作攻关。2018年以来,联合设立国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基础研究项目占比近80%。

  注重科研育人,建强科技创新“生力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育人功能,依托科研平台优势开展科学实验、实地勘测、学术交流等,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培养。如,依托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名研究生共同研发铌酸锂薄膜光电子芯片。在学生培养方案中设置科研训练类课程,引导学生依托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选题,加强系统性科研训练,鼓励支持研究生更早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学研究。2022年学校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超80%的项目均有研究生参与,重点项目中在学研究生占比超50%。探索实施校企合作培养计划,实行“专业+行业”双导师制度,围绕智能计算、新一代汽车技术、通讯技术等重点领域,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究平台32个,推动校企共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相关重点企业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将工程硕博士培养工作纳入基地科研任务,探索校企合作的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2022年以来,聚焦核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设备、人工智能等领域,与相关企业、产业园区等联合招收培养工程硕博士近150人。

  加快成果转化,注入区域发展“新动能”。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事项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推动形成校长办公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技术转移中心、职能部门、资产经营公司、院系多层联动、职责明确的协调工作机制。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重点团队定向服务,不断提升专利质量。截至目前,已在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提供专利导航分析、专利申请前评估以及专利信息素养培训等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搭建面向企业的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化平台,建设“2个校内机构+N个校外服务商”相结合的成果转化运营渠道库,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探索建设公共服务中试平台,承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成果中试验证,推动校内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以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落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打造“高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企业”科技成果全链条转化体系,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制度改革,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完善教师评聘制度,充分发挥院系在人才评价中的关键性作用,强化各学部学术委员会在人才引进、考核、晋升和项目申报评审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才评价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出台《教学研究并重系列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研究型教师聘用管理办法(试行)》《教学型教师聘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实施方案》《教师高级职务聘任办法》等文件,构建包含论文、专著、获奖、专利、标准规范、决策研究成果、临床诊疗新技术、新药证书等代表性成果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激发人才踊跃创新的内生动力。健全科研人才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分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评价体系,支持院系根据学科特色、学位类别和层次制定研究生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鼓励支持勇攀科技高峰的良好环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