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以“五个坚持”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中山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紧锚定目标任务,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组织、高要求落实,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努力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一体推进,强化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包含5个工作组,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和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党委常委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工作推进会、办公室例会,及时传达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总结梳理工作进展,研究布置工作任务,确保相关工作有序有效推进。组建10个校内巡回指导组,制定工作指引和任务清单,加强对84个二级党组织主题教育开展情况的督促指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围绕主题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凝练典型经验,编印学校主题教育简报65期,及时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坚持学深悟透,筑牢信仰根基。学校党委和各二级党组织采取导学、领学、研学、自学等方式,先后开展1200余次读书班,同时完成不少于7天的集中学习,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全校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在认真学习思考、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精心准备并讲授专题党课。推动各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通过交流研讨、宣讲阐释、案例教学、线上培训等方式抓好党员学习。组织教师党员开展理论大学习、大实践,充分将学习成效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组织学生党员开展理论研读、师生共学、志愿服务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融入思政课,进一步增进广大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经济思想、科技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专题,组织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术研讨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以强化研究阐释提升理论学习效果,切实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调研实效。聚焦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师生关心关切的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双一流”学科建设等9个主题,校领导班子成员领题调研,校院两级确定135个调研选题,推动形成校院两级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努力确保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截至目前,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深入院系、实验室、课堂等一线开展调研1400余次。召开校领导班子成员调研成果交流会,班子成员围绕调研成果交流发言、深入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的统筹协调、动态更新、督促指导、成果交流等机制,开发调研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梳理总结各单位调研进度及经验成效,推动实现调查研究有目标、有组织、有案例、有效果。上线校内“接诉即办”工作系统,畅通渠道解决师生急难愁盼,推出提升财务报销效率、建设校园一码通、改造学生宿舍、增加校区间班车等服务举措,着力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师生满意度。
坚持从严从紧,加快问题整改。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系统研究梳理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形成49 项问题清单和5个专项整治问题,台账式推进、项目化管理、清单化落实,确保整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组织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建立办实事问题清单,制定调研进展情况反馈表,及时掌握各单位调研开展情况及成效,并根据实际逐一督促提醒。校领导多次召集专项督办会,听取整改工作汇报,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校内巡回指导组对照查摆出的相关问题,明确具体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分工,定期督办。分层分类制定整改问题销账指南、二级单位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销账指南等文件,明确各类问题销账流程和归档要求,压实整改责任,逐一对照,逐项审核,推动形成问题整改的工作闭环。
坚持学做结合,服务重大战略。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完善学科交叉培养机制,加快培养国家关键领域急需人才。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天琴计划”、“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多用途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等项目建设,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发挥学校区位优势,强化学校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提升队伍力量,努力推出更多更优质的研究成果,为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