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无障碍
  首页 > 教育资讯 > 战线联播 > 各地动态

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㉓

时间:2024-12-04 17:39:19 资料来源:“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
【打印】
分享到: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鼓励各地各校探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省教育厅先后组织开展三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征集评选。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改革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专栏,介绍各地各校教育评价典型案例,供各地各校参考借鉴。


  华南师范大学:立德树人、能力为本、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及评价

  华南师范大学通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双优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设计、德智体美劳全面覆盖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重构,推动了能力本位的“全面发展”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缺乏目标导引、课程类型单一、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局面。近年来,学校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方面成绩斐然,生源质量、培养质量、立德树人水平不断提升。

图片

  一、主要做法

  (一)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双优人才”目标体系

  在宏观层面,提出“立德树人,追求卓越,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立德树人的思政要求、追求卓越的学术要求两手抓,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表述为“双优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致力于培育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富有现代文明精神,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卓越的专业素养、深挚的人文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立足广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基础教育领域和其他多个领域的优秀创新人才。”“双优人才”培养目标,紧扣学校作为师范大学的使命,强调了区域特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国际化培养要求,着眼于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两个层次,砥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卓越发展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不忘社会担当,努力将个人奋斗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潮。培养目标进一步解析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两个维度,提炼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学习、审思、创新”及“自主、合作、担当”六大核心素养。

  在中观层面,通过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宏观目标要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不同类型、不同模块的课程的教育目标。微观层面,研制了新版教学大纲,具化课程目标及其单元学习要求,打通抽象理念到具体目标的逻辑嵌套,切实推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以及以学习成效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改革。

  (二)优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

  学校将“非正式学习”(Non-formal Learning)的概念引入课程体系,构建并优化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机融合、第一类课程与第二类课程双向赋能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第一类课程包括第一课堂的通识教育课程、大类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师范教育课程;第二类课程为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分成非师范专业的“实践研习I”与师范专业的“实践研习II”两个子类。其中,第一类课程按科目开设,以学分学时的形式记载;第二类课程按项目开展,以学时的形式记载,原则上不计学分。按照“全面推进第一类课程与第二类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原则,“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不仅完整地涵盖了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教育内容,促进了大班讲授+小班研讨、多学科团队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内教学+野外实践、第一类课程与第二类课程联通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探索,更在课程体系层面、具体课程两个层面推动了两类课堂结合的本科教学评价体系综合改革。

  (三)发展能力本位的“全面发展”本科教学评价体系

  1.“双优人才”目标体系导引本科教学评价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双优人才”目标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核心素养→模块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逻辑体系,成为创新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评价人才培养成效的基本依据,导引本科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评价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2.“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推动两类课程相结合的本科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根据“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修读的要求,第一类课程的学分与第二类课程的学时一并纳入毕业审核。由此,单一的第一课堂评价转向第一类课程的“课程学习评价”与第二类课程的“项目学习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3.落实在具体课程层面,强化了能力本位的、鼓励全面发展的、过程性与总结性结合的评价方式改革。第一类课程从统一规定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的总结性评价为主,改为由教学大纲自设的、和具体课程教学目标、单元学习要求相适应的平时成绩考核与期末考核占比,且平时成绩主要用于完整综合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包括课堂出勤、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到课后作业的学习情况,期末考核则更趋向以创作作品、课程报告、课程论文、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替代原来单一的期末考试。在第二类课程中,由于强调人人参与,重在过程,不计学分,不算绩点的项目式实践,评价方式转为通过参与实践过程来累积学时,激励学生参加德智体美劳多种项目,意在挖掘学生全面发展的兴趣与潜能,彻底改变“唯学分”“唯分数”“唯绩点”现象。

图片

  二、工作成效

  立德树人工作成绩斐然,以学生为中心的“双优人才”目标体系、“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与“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合力改革,破解了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唯分数论”本科教学难题,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当选广东省首批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总体办学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稳步推进,心理学、物理学先后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数并列全省高校第二;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若项,获奖数并列全省高校前列。本科学生培养质量整体上升。本科生生源质量、培养质量整体上升;获多项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和专利(著作权);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现金奖“0”的突破,获1金2银5铜,首次捧得优胜杯。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OBE理念下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混合式课程评价改革

  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存在诸如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方式缺乏灵活性、评价主体缺乏综合性、评价与目标脱节等问题,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开展OBE混合式教学评价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图片

  一、主要做法

  (一)依托移动教学平台,突出增值,构建多元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以OBE成果为导向,围绕学习成果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评量方式。依托可视化增值评价系统,将线上线下混合式评价方式契合到OBE评价中。

  纸笔测验转为线上平台进行评价,并细化为课前测、课中测、课后测、单元测、期中测、期末测,基于移动平台的智能批改、智能试卷分析等功能,持续、动态地监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学活动精准聚焦到教学重难点上。此外,线上资源学习、签到、讨论、头脑风暴、点赞、课堂表现、测试、个人或小组作业,都可以纳入过程性评价体系中。

  实作评量和口语评量通常在线下进行,并记录在云班课线上平台中。实作评量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由教师或行业专家或共同作为评价主体。口语评量通过小组汇报、学生讲解、成果展示等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让过程性评价更加量化和可观测。

  增值评价有路径,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以办税员岗位标准、中级证书标准、技能大赛标准三级进阶,全面检测学习效果与目标达成。

  (二)引入云平台,让评价结果可视可量

  以OBE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全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在实时、持续、动态地输出学习评价结果,不仅给教师动态观测学情、评价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指导,同时也激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云班课大数据分析,教师也会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手段的适应性。

  云班课中,资源学习、签到、完成作业、参与测试等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能给学生打分赋值并以经验值的形式记录。通过设定各种教学活动权重,云平台智能测算过程性考核分,并形成大数据分析。教师及时发现班内进步和退步学生,重点关注可能存在的“挂科”风险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督促每一位学生进步。

  (三)完善德育评价,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相结合

  在多元评价原则基础上,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同样重要。除了线下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之外,通过云班课平台也能进行丰富的线上非正式激励评价。

  一是动态展示学生经验值排名,比学赶超氛围日渐浓厚。教师通过查看学习经验值排名和学生学习行为雷达图,动态监控学生学习情况,既能在纵向对比某位学生在一段时间前后的学习情况,又能横向对比某位学生在班级的排名情况,分析个别学生的“经验值”会低于班课平均水平的具体原因,并对该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对不良学习态度进行警示。

  二是灵活运用小墨智能表扬和智能批评,争先创优。云班课每周会给教师端推送小墨智能表扬和智能批评,如“××同学是班课中最积极查看资源的同学,可以在课上提出表扬”、“××同学视频资源总体观看时长比较短,建议平时多敦促一下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公开表扬学习优秀的同学,私信引导个别后进生调整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实现对学生的关注与帮助。

  三是有效建立学习勋章体系,激励学生奋进。云班课在学生端建立了勋章体系,依据学生在云班课学习获得的经验值,系统会赠与表现好的学生以勋章奖励,促进学生建立学习自信。

  (四)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引入行业企业参与评价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在评价主体方面,引入校外行业专家,从学校的角度和企业的角度分别评价。在线上环节,将校外行业专家设置为云班课助教,让企业教师参与到线上讨论互动、头脑风暴、轻直播等环节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此外,根据作业的难易度,可设置不同的同学为助教,参与到全班学生作业的评价中,在小组作业中设置自评、小组互评,让学生发现他人所长、互相学习。

  二、工作成效

  (一)突出增值,构建立体多维评价体系。综合考量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全面培育和评价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达成度,显著提高了“到课率”和“抬头率”,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

  (二)创新方式,开展大数据智慧评价。以云班课教学平台为基础建构智慧评价系统,全程精准记录,刻画学生个性画像,关注学生成长曲线,实现评价数据的直观、可视。

  (三)诊断改进,利用评价结果精准教学。改变教师传统凭经验教学的弊端,通过实施评价系统,随时随地精准掌握学情,形成评价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教育决策优化的良性循环圈。

  在全面实施基于OBE的混合式评价体系改革后,学校的全部课程均开设了云班课,实现了混合式评价模式常态化应用,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校课程质量和育人效果明显提升。近两年,在全省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学校师生团队共获得一等奖20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26项,获奖数量位列全省职业院校前列,学生就业率逐年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


  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和家长视角下的教师数字画像

  为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改变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现象,中山市探索改革教师评价,构建了基于学生和家长视角的教师专业形象评价。

图片

  一、主要做法

  1.确定评价主体。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学生和家长是学校教育的服务对象,因此我们的教师评价以学生和家长两大教育利益相关者为评价主体。在教学实绩评价和同行评价之外,更加关注教育受益者对教师的评价。

  2.建构评价模型。围绕教师专业形象构成要素中的师表形象、职业形象、人格形象等要素,从6个维度、13个观测点直观地反映学生和家长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形象。

  3.创新评价结果呈现方式。评价结果以简洁直观的雷达图形式表达学生和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教师的身份角色认同度和期望诉求,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被评教师的专业形象和教学风格,如创造型教师、交流型教师、方法型教师、因材施教型教师等。

  4.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每学期一次评价结果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信息,督促教师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提升,让教师在注重教书的同时,更加注重育人。

图片

图1  学生视角下的教师数字画像

图片

图2  家长视角下的教师数字画像

  二、工作成效

  数字画像的结果对教师教育行为改进有明显促进作用。

  (一)评价导向重教书更重育人。评价的内容从注重教师教学、教研等专业能力转向教育关怀和教育温情,由于小学属于低年段基础教育,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更加注重被服务对象的整体感知和主观感受,比如通过“有爱心”“有耐心”“善沟通”等关怀特性和人格特征等外在形象指标强调有温度的基础教育。

  (二)评价视角更加多元。评价理念从注重管理、忽视多元价值的科学范式转为更加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评价的不同利益群体。教育作为学校生产的服务产品,其存在的价值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学生包括家长作为学校服务的对象,其对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的评价对于提高学校教书育人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评价结果直观且真实。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使得学校管理层获得真实而全面的信息,帮助学校对教师资源的管理、配置和考核做出更合理、更全面的决策。同时,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为教师提供大量而及时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教育教学的优势和不足,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倾听学生的需要和要求,不断优化提高教育质量。

  (四)评价形式促进家校联动。学生和家长以共同填写电子问卷的形式对教师做出评价,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可视化图形反馈给教师。一方面传达学生和家长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价值取向的理想期待,强化教师对职业的社会职能和使命价值,有助于学校与家庭的联动,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帮助教师更加清晰的认识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自身专业形象,为教师提升专业自觉,提高自身专业形象提供借鉴,促进教师的自我觉醒和专业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