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386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B类)
粤教案函〔2023〕159号
龚艳红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向粤东西北地区县域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资源的倾斜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财政厅意见,现答复如下:
粤东西北地区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办好县中对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带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人口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中发展,聚焦县中问题短板,完善县中发展保障机制,推动县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一、强化政策保障支撑。2022年12月,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印发《广东省“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按照国家关于县中发展的部署要求,提出我省县中发展的工作目标,明确10项任务举措。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向县中倾斜机制,在生源方面,提出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落实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清理挖抢县中优质生源的政策等;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选优配强校长教师,大力引进优秀高中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县中从教,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等;探索实施县中在职教师研究生学历提升专项行动;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强化市级财政对县中发展支持和保障力度,适时提高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水平,完成县中标准化建设任务,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提出推动县中特色发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县中托管帮扶等。
二、健全教育投入机制。“十三五”以来,我省相继实施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程、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和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不断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投入机制,县中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21年以来,共投入9500万元中央补助资金用于改善县中办学水平,其中2023年投入4200万元。省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市县奖补资金63.28亿元,其中2023年补助13.12亿元,粤东西北地市可统筹用于包括县中在内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省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自2020年起将拨款标准从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分三档按70%、50%、30%的比例予以补助,2023年省财政安排生均公用经费6.15亿元。落实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按每生每年2500元补助给学校,保障学校减免学生学杂费后正常运转;2023年省财政安排普通高中学生资助资金3.39亿元,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2022年粤东西北地区普通高中公办学位比2021年增加0.5万个,粤东西北地区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从2019年的7.07%下降至2022年的0.0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
三、切实提高教师待遇。采取积极举措提高教师待遇,稳定县中优秀教师,让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行动计划》中提出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合理核定县中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班主任等岗位倾斜;深化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支持各地开展高级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单列设置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并限定在特定实施范围内聘任和流动;在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等方面向县中优秀教师倾斜;鼓励有条件地方建设教师安居房,保障县中教师安心从教。省财政每年安排“两个不低于或高于”、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2023年安排补助资金26.94亿元;安排“新强师工程”、粤东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等项目资金,2023年安排资金7.73亿元。同时,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资金中安排1亿元,用于实施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工程,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加大教研帮扶力度。全面提高县中教师能力素养,完善省、市、县分级培训制度,在省级培训名额分配中向县中教师倾斜,深入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培养一批县中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实施粤东西北地区教师全员轮训计划,加强对县中校长和教师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科研引领,建立教研员定点联系县中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对县中教育发展的专业支撑作用。在“南方教研大讲堂”中设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系列主题,在“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中设计县中专场,布点建设一批普通高中省级校本教研基地项目,辐射带动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整体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你们的意见建议,深入实施《行动计划》,推动各地不断加大对县中的教育投入,完善教师补充激励机制,加强县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切实推动县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广东省教育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2023年5月24日
(联系人及电话:段中岳,020-3762607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