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303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教案函〔2020〕247号
B类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第20200303号提案答复的函
林至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提案》(第20200303号)收悉。经综合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港澳办等单位的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概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有关批示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打造职业教育强省、建设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为目标,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两条腿”走路,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多项指标全国领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呈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2019年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表彰。
(一)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扩容,推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大力发展技工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连续多年保持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超过本科,每年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近80万名高素质产业生力军,每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近800万人次才。二是做好职业教育内部沟通衔接。大力加强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提高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2019年,中高职衔接招生计划4.6万人、同比增加25%;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招生计划0.7万人、同比增加52%;4所本科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升读高职的比例达到33%。14所本科高校开展转型试点。三是抓好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的融通。制定统一的资历框架,发布《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明确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及业绩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从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确立了各等级的标准,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二)实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一是校企共定专业标准。对接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建立“政研校企”协同机制,投入超过2000万元,立项74个标准研制项目,校企联合研制80个专业教学标准和1000门课程标准,并推广应用。二是校企共研课程教材。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相关专业,校企共同编制具有广东特色的精品教材。2019年,广东高职院校联合企业共同开发课程4563门、教材2310种。三是校企共享设备资源。行业企业出设备、下订单,职业院校来加工、出产品,校企同频共振,互利共赢、风险共担。2019年,广东高职院校合作企业提供设施设备资源价值2.8亿元、同比增长48.1%;订单培养学生3.2万人、同比增加17%。四是校企共同开展成果转化。推动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主动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进、提升、攻关等,推动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2019年,广东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到款额3.5亿元、同比增长25.9%;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3.25亿元、同比增长52.6%;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14.77亿元、同比增长242%。
(三)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一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和实体经济发展。职业院校专业覆盖现代产业体系,62%的专业点对应重点产业开设,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在校生数占42%,大数据、云计算、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招生规模增长迅速。二是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承担“东西协作计划”,支援新疆等八省区、组织帮扶近百所职业院校,直接招收贫困家庭学生0.5万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转移招生”,帮助近110万名欠发达地区学生在珠三角读书和就业,实现“就业一人、全家脱贫”。职业院校涉农专业每年培养近万名“三农”人才;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每年为餐饮行业和家政行业分别提供近万名和超过2.5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建设培训基地,培养0.5万名新型职业农民。三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广东高职院校国(境)外人员培训量39.6万人日,专任教师赴国(境)外指导和开展培训2.1万人日,被国(境)外采用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266个,国(境)外办学点19个。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走进赞比亚,建设“鲁班工坊”、探路非洲。四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示范区建设。与香港、澳门分别签订合作意向书,加强大湾区产教联盟等六个平台建设,举办大湾区产教融合论坛、厨艺展示活动等;职业院校80%的毕业生在广州、大湾区城市就业。推进深职院与香港职训局共商共建“大湾区特色职教园区”,组织5所技师学院与港澳有关机构开展合作。
二、关于设立职业技能跨市认证沟通的建议
您的建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您在建议中提到两个方面:一是建议允许民办职业院校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办学。民办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办职业院校在我省办学没有政策障碍,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办学均可享受相应的激励和优惠政策。截至2019年底,全省有民办高职院校25所,其中有5所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有民办中职学校112所,其中有78所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有民办技工院校70所;有民办职业培训学校(院)1390家,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努力营造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建议统筹设立职业教育厅,承接省教育厅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职业教育职能。经会省委编办,目前在省级层面,省教育厅负责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分别负责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门间已基本形成分工合作、运转顺畅的职业和技术教育工作机制。各地也参照省的做法,相应设置了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相关工作。这种机构设置模式与中央保持一致,符合地方党政机构设置总体上要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基本对应,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要求。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省不宜再单设职业教育厅。按照国家部署,我省积极推进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规模超过4万人;印发开展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启动试点工作。另外,参照香港等地做法,我省《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为基础,正逐步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省内技术技能人才在市间可正常流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标准,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为技术技能人才流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三、关于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增加环境保护必修课程的建议
经会省生态环境厅,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及频发的突发性环境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保护的普及教育非常重要,您的建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我省相关工作已取得初步进展:一是通过多种途径面向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包括在相关专业和课程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自编教材开设环境保护课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二是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省有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等4所中职学校开设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在校生近2000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等45所高职院校开设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在校生14618人。广东环境保护职业工程学院、广东省环保职业技术学校是我省环境保护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年开展对外培训近3万人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环境职业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采纳您的意见建议,一是充分利用环保公众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嵌入环保科普及相关知识,强化社会环保意识,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环境保护素养。二是探索开设生态环境教育专业,努力解决环境教育的师资问题,同时培养各行业急需的环保管理人才。三是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与环保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沟通联系,建立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为导向,从环保源头清洁生产到中间循环经济再到末端工程治理及其延伸专业全覆盖的专业体系,形成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环保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环保及相关行业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应用型技能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5月22日
(联系人及电话:郑佳,020-37627439)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港澳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