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43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B类)
粤教案函〔2019〕208号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
二次会议第143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姜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教育的建议》(第1438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关注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深入研究世界三大湾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珠三角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大力发展区域教育”“鼓励民间捐赠教育”“打造特色区域教育”等建议,与我们政策设计思路高度吻合,部分政策措施已得到落实,部分政策措施在下一步的工作将不断推进完善。
一、关于大力发展区域教育的建议
我厅一直高度重视我省教育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主要从以下方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关于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文件精神:一是启动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该计划于2018年起实施,聚焦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公办本科高校以及部分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对应分成“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三类组团,
推动高校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特色发展,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新体系。经专家遴选确定,41所高校的147个学科纳入“冲补强”提升计划进行重点建设,初步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二是着力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9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实施方案(2019-2021年)》,着重从加强高校规划和建设、扩大本科高校办学规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扩容计划、适度扩大继续教育招生规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创新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等6个方面着力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方案》将改革省属公办高校基本建设补助方式,实施以学位综合补助、高校统筹使用的财政补助模式,推动省属公办高校加快建设。省财政对高校新增学位给予综合补助,由高校统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实施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省财政将加大投入,按照“突出重点、强化统筹、绩效优先”原则,重点支持省属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全面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联动调整机制。省属和珠三角地区公办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基准定额不低于5000元;公办高职院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不低于区域本科高校80%,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提高到与区域普通本科高校同等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大湾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校布局结构,推动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提供更强大动力;支持大湾区内地各地市建设高水平大学,尽快提升服务支撑现代经济发展能力;结合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发挥“一核”辐射引领作用,带动粤东西北高校集群发展和质量提升,支撑“一带一区”加快发展。
二、关于鼓励民间捐赠教育的建议
我厅积极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2018〕36号),近年主要从以下方面鼓励民办教育:
(一)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文件
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措施。2018年5月,我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民办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非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办法》《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办法》。6月,印发《广东省省属民办高校党委书记和督导专员选派管理暂行规定》。8月,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1月,印发《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民政厅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办法》《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二)推动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已建立包括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审计厅、国资委、省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金融办、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广东证监局、广东保监局等部门组成的民办教育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目的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破解民办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三)持续加大民办教育扶持力度
近年来,省财政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重点奖补各民办高校以及14个欠发达地市的普惠性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民办学校。将民办本科院校纳入高校创新强校工程给予补助扶持,2018年安排7200万元补助21个民办本科院校。全省21个地市,56个县区政策设立了本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发放。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落实上下功夫、见成效,加大破解民办教育问题的力度,以继续完善管理制度为抓手,上下联动,支持基层创新,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三、关于打造特色区域教育的建议
我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比如,该计划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在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江门市,支持五邑大学重点建设药学等学科;引导高校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的科技创新重大工程,支持东莞理工学院重点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使其积极参与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支持惠州市建设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目前,我厅正在深入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推动一批高校转型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服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点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支持高校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建设产业学院,为大湾区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推动高校紧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种业和精准农业等9大产业,与龙头企业和高新产业园区合作,形成一批以前沿产业技术相关学科为主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和特色学院。积极推动高校对接大湾区对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税务、法律等高端人才需求,形成一批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相关学科为主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和特色学院。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省教育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教育厅
2019年5月29日
(联系人及电话:陈红丽;020-37627390)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