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四年大事记
一月九日
《南方日报》报道:中山大学大力培养助教,解决师资不足问题,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该校自院系调整后,学生人数有很大增加,以数学系来说,1952年度只有学生95人,1953年度增加到212人,而只有9位讲师以上的教师和8位助教,要担任该系以及全校各专业将近700名学生的数学课程,而下学期的人数还会增加,如何提高和培养师资特别是培养新师资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培养工作贯彻“面向教学、抓住重点、打好基础、逐步提高”的原则,取得良好效果。
二月
华南地区许多高等学校(包括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3年进行的一批基本建设工程大部分竣工。培养高级工业技术人才的华工和培养师资的华师,培养工农干部的华工和中大的工农速成中学基本建设规模尤为巨大,今年仍在陆续进行中,使各院校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的环境和设备得到很大的改善。
三月
华南医学院和市第一、二人民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吸取苏联的经验,开始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实际医疗、卫生工作方面进行合作,互相支援,有组织的发挥了有关单位的潜力,按照“稳步推行,互助合作”的原则订出技术合作的具体方法,大大推动了教学与医疗工作的进展。
三月
华南师院根据上级的指示举办高级中学师资训练班。参加训练班学习的是由华南各地中学抽调的比较优秀的初中教师,共156人,其中广东各地来的132人,广州17人,广西7人,学习五个月,分语文、数学、物理三班。训练班于3月1日开始上课。
三月
952年下半年从机关部队调到华工学习的700多名干部学生,经过努力已改变初入学时大部分不及格的情况,上学期百分之九十五赶上了进度。学生中团员占很大数量,团组织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院内的活动。
四月
华南工学院全面推行“体育锻炼标准”(即“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预备级)并准备重点试行“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几百学生报名参加锻炼。
四月
中山大学进行了二个月的精简节约运动,订出今年的节约计划,运动中采取“边查、边改、边处理”的办法,及时克服揭发出来的浪费现象,处理好积压物资,健全管理制度,对某些人员和房舍的配置、使用不得当的问题作了合理调整
五月九日
中南区高校1954年招生工作委员会广东分会成立。
六月
中山大学和华南工学院的附属工农速成中学,成立联合招生处,进行招生工作。招收的对象是优秀的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学制三年。主要进行中等程度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使学员修业期满后能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成为国家的专门人才和领导骨干。学员的报考条件、选送单位、考区等均作了具体规定。
七月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高等学校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发出加强广州区高等学校建党工作的指示。经过十个月的努力贯彻,各高校建党工作初步取得成绩,发展了一批新党员。随着建党工作的展开,学校中的政治空气提高了,党和群众的关系也更密切了,组织性纪律性加强,从而有效地保证与推动了教学工作。
七月
中央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和华侨事务委员会决定将1953年设立的“北京归国华侨学生投考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迁至广州市,与“广州归国华侨学生投考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合并为“归国华侨学生投考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该会已开始办理今年暑期归国华侨学生的入学事宜。除在北京、集美两个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的学生分别参加北京和厦门统一招生考试外,新近回国和原在广州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的学生,均在七、八两月份,分期在广州参加“归国华侨投考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举办的统一招生考试。未能录取的学生,按照考试成绩安置在广州、北京、集美三个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的相当班级进行学习。高中毕业、回国到广州投考高等学校的华侨学生,该会代为办理报考手续,协助其参加高等学校广州考区的统一招生考试。
八月
华南师范学院今年暑期毕业学生679人全部服从国家的统一分配。这些毕业生大多数分配到各地中等学校担任高、初中教师,少数调到高校任助教,分配地区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省和广州、武汉、天津、北京、太原等城市,少数分配到东北和西北
九月
1954年6、7月间,从印尼、马来亚、婆罗洲等地回国升学的华侨学生3955人,在省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和归国华侨学生投考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协助下,有2368人考入全国各地高校、中等技术学校和普通学校,八月底分批前往就学地点。为了照顾华侨学生在旅途上的困难,每批都派出干部护送,协助办理入学手续。未被录取的华侨学生也得到妥善的照顾,到补习学校、预备班等学习。
十一月
中山大学一年来结合当前教学工作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在教师中有计划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全校304位教师中有104位定出科研工作计划,取得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