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无障碍
  首页 > 教育资讯 > 广东教育新闻

非凡十年·广东教育 |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时间:2022-10-14 08:35:00 资料来源:羊城晚报
【打印】
分享到:

  以人民为中心 

  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

  这十年,广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受教育机会进一步增加,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

  教育,不仅是国之大事,也是千家万户的大事。如何让孩子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广东教育系统十年来努力的重要方向。

  曾经,“入园难”“入园贵”是摆在很多老百姓面前的难题。而如今,随着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三期工程的推进和实施,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更多人实现了孩子在家门口上公办园和惠普幼儿园的愿望。

  这些年,广东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容提质,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校、街道等建设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努力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短板,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差距,以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初中为重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数据显示,过去10年,全省增加幼儿园9000多所;过去5年,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00万个以上。

  义务教育入读公办学校,享受优质教育更是老百姓最大的呼声。在这一点上,广东同样没有让大家失望。过去5年,广东增加中小学公办学位223万个,2021年,全省新增义务教育学校83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1万个。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广东省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提高到85%以上,各县(市、区)均达到“两为主”要求,即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就读普通高中的愿望,全省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截至2021年,全省共有普通高中学校1076所,在校生200.77万人,2021年招生70.52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71%。2021年,全省高考考生报名人数78.3万人,较2012年增长13%。同时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各地高中学位资源进一步扩大,56人以上大班额控制在1%以内,薄弱普通高中基础设施得到更新完善,经费投入水平明显提高,教师结构性缺额问题得到缓解,满足了高考综合改革要求。

  在解决“城镇挤、乡村弱”问题方面,广东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广东省已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建立了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倾斜的财政拨款制度,为农村地区提供专项扶持资金,尤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及薄弱学校改造,同时组织珠三角地区开展全方位的对口帮扶行动。广东省财政投入22亿元、地方财政投入34亿元资金深入推进“改薄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寄宿制条件,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努力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短板,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差距。

 图片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学生参加农耕体验营

  实施“强师工程”

  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装上“强劲引擎”

  这十年,广东把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启动实施“强师工程”,促进教师队伍规模、质量、结构协调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更是兴教之源。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广东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注入强劲动力。”省教育厅党组书记朱孔军说。

  近年来,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新时代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广东省“新强师工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课程标准、专家智库、质量监测、平台机构、项目体系、对口帮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搭建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四梁八柱”,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培训的新态势,为“强师工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保障。

  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项目是广东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需求的重要举措。同时,培养一批破除“唯智”不良倾向、促进学生五育并举的师资队伍很是关键。以广州为例,面向广州市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开展师德师风“种大树”培训,以点带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重视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等学科老师的培养,累计组织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训超70万人次。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广东高校抢抓“双高”和“冲补强”发展新机遇,完善引才机制,拓宽引才渠道,向优秀人才广发英雄帖。通过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内涵建设,教师队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近3年,全省共有18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3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0年来,广东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7项。

  十年来,“强师工程”投入超50亿元,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建设,释放出巨大改革红利,不断推动教师队伍实现数量跨越式增长、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装上“强劲引擎”。

  图片

珠海市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阳江市江门市基础教育支教人员出征暨跟岗人员进驻仪式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这十年,广东教育啃下了教育评价改革这块 “硬骨头”,成功创建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省。

  考试评价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属不易。在最近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这十年”发布会上,广东省受邀向全国分享了广东高考综合改革经验及成效。

  十年来,广东全面系统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从统一高考分批次划线投档录取,到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分别录取;从“院校+专业”到“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形式……“这十年,广东省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新模式,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说。

  “为了让改革方案切合广东省实际情况,我们走访了全国17个省市,深入全省18个地市教育局、33个县(市、区)教育局、113所高中学校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范韶彬表示,为了确保高考改革的顺利实施,广东省成立高考综合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了第三方风险评估,同时为更科学地制订方案,还加强与其余7省的协同交流。“最后,我们数十易其稿形成了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方案敲定后,省教育厅领导带队到全省21个地市开展宣讲,进行答疑,宣传改革方案内容,保障了改革的顺利实施。”

  “新高考改革以来,华南师范大学的新生知识结构和所学专业的匹配度更高,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更足,自主学习能力更强。”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表示,“华南师范大学全面深入对接高考综合改革,多措并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在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协同育人培养、持续全面评价学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局面。”

  新高考也给不同的人才搭建了升学的“立交桥”。“我们中职生靠一技之长,也能考到心仪的高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洁仪很感恩这十年的广东高考综合改革,“我初中毕业后读了中职,通过‘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我不但考入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还获得了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范韶彬表示,如今广东省高职高专与普通本科的分类考试已经成型,进一步保障了高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效果。

  图片

高考综合改革政策宣讲组在河源市宣讲2019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职业教育提质扩招

  培养“人才铁军”服务地方经济

  这十年,广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通过增加学位供给,高质量开展高职扩招。职业教育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人才铁军”。

  在广东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无疑是广东教育的一面旗帜。全省目前共有625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80.5万人,十年间输送约769万技能精英、支持近11万产业工人提升学历……据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李大胜介绍,十年来,广东职业教育累计投入4486.63亿元,2021年高职、中职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比2011年分别增长82%、280%。

  新增12.6万高职学位,新建8所高职院校,历史性实现21个地市高职院校全覆盖。这是近三年广东扩大职业教育供给,满足人民需求的学位数。作为广东职教集聚发展的代表,2011年6月,广东省职教城落子清远,进驻高校10所,在校大学生约10.5万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三个职业教育园区之一。2019-2021年扩招42万人,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任务。

  今年,广东省教育厅宣布将在52所高职院校的177个专业点开展2022年现代学徒制培养。边上学边工作,获得普通专科文凭,已成为一种新选择。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餐饮管理专业2018级学生张又山是现代学徒制毕业生,如今在皇冠假日酒店工作,“我周围的现代学徒制学生实习结束后,不超过三个月几乎都晋升了!” 张又山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受企业青睐的原因,“我们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学生上手速度更快些,对企业的运营模式也更了解。”

  “目前,广东已经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了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14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63所、高水平技师学院10所;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双精准’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林洽生认为,“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摇篮与沃土,政策利好、大有可为。”

  同样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人才铁军”的还有技工教育。这十年,是匠心紧扣时代脉搏、技能全速奔跑的十年。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在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背后,刻印着无数大国工匠与技能人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而这正是技工院校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蹚出了一条以服务求支持、以就业促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

图片

广东省职教城二期全貌

  推进“双一流”建设

  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这十年,广东高等教育坚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投入大量政策资源和财政资源推进具有广东特色的“双一流”建设,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优质的高等教育。今年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500多名新生开启了他们的求学之路。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获批设立的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这所崭新的学校,亦是广东高等教育与大湾区同频共振,面向世界的坚定宣言。“背靠祖国、立足湾区、拥抱世界”的梦幻联动,知识渊博的老师与亲切的学生支持服务,崭新的校园环境,都深深吸引了学校社会枢纽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的张雨嘉同学。“我与港科大(广州)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结果。”她动情地说。

  据介绍,“十三五”以来,广东省财政累计投入专项经费超过200亿元,并带动广州、深圳等地市投入近200亿元,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2018年广东启动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将全省公办本科高校分成三类组团,分别赋予不同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采用不同的评价机制,推动有关高校分类建设、特色发展。

  此外,广东还主动对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高水平交流合作中汲取养分。省政府联合教育部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为广东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大湾区内科创要素跨境流动更加顺畅,为粤港澳高校开展项目共担、人才互聘、资源共享、成果共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激发了高校科研人员开展深度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截至2021年底,广东已实现21个地级以上市本科、高职院校全覆盖。全省“双一流”高校总数达到8所。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5所广东高校榜上有名。ESI最新排名中,23所高校153个学科入选前1%,较2017年增长173%,增幅居全国第一。这一个个亮眼的数字,离不开广东对教育的持续投入。

  据了解,根据广东省财政“冲补强”专项资金安排方案,“十四五”期间在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冲补强”资金262.85亿元,其中“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资金103亿元、“粤东粤西粤北高校振兴计划”(内涵建设)23亿元、“特色高校提升计划”41亿元。2022年度,广东计划培育一批冲击国家“双一流”潜力高校,列入全国百强的高校数将达到12所左右。

  图片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实景

  数  说

  ●2021年,广东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近3.7万所、在校生超2774.1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4.14%,比2011年提高14.77个百分点;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22%,比2011年提高2.22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71%,比2011年提高7.3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65%,比2011年提高29.65个百分点。

  ●近3年,广东省共有18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3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0年来,广东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7项。

  ●“十四五”期间在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冲补强”资金262.85亿元,其中“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资金103亿元、“粤东粤西粤北高校振兴计划”(内涵建设)23亿元、“特色高校提升计划”41亿元。

  ●截至2021年底,广东已实现21个地级以上市本科、高职院校全覆盖。全省“双一流”高校总数达到8所。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5所广东高校榜上有名。ESI最新排名中,23所高校153个学科入选前1%,较2017年增长173%,增幅居全国第一。

  ●广东省目前共有625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80.5万人,输送约769万技能精英、支持近11万产业工人提升学历。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